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2024-03-13 【 字体:大 中 小 】
注意啦!监管部门提醒警惕这些过度借贷营销陷阱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14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过度借贷营销陷阱,防范过度借贷风险。
一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信用卡分期等业务。比如,以“优惠”等说辞包装小额信贷、信用卡分期服务;或是价格公示不透明,不明示贷款或分期服务年化利率等;还有的在支付过程中故意诱导消费者选择信贷支付方式。二是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利用大数据信息和精准跟踪,一些机构挖掘用户的“消费需求”后,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实际情况,过度营销、诱导消费者超前消费,致使消费者出现过度借贷、负债超出个人负担能力等风险。
三是诱导消费者把消费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诱导或默许一些消费者将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非消费领域,比如买房、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四是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违背消费者意愿将个人信息用于信用卡业务、消费信贷业务以外的用途等。
针对上述问题,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要了解消费信贷的有关政策和风险,防范过度借贷风险,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合法权益。
坚持量入为出消费观。合理合规使用信用卡、小额贷款等消费信贷服务,了解分期业务、贷款产品年化利率、实际费用等综合借贷成本。在不超出个人和家庭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树立科学理性的负债观、消费观和理财观。
从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获取信贷服务,不把消费信贷用于非消费领域。树立负责任的借贷意识,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等金融服务。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手段。尤其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轻信非法网络借贷虚假宣传,远离不良校园贷、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不把信用卡、小额信贷等消费信贷资金用于购买房产、炒股、理财、偿还其他贷款等非消费领域。
提高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认真阅读合同条款,不随意签字授权,注意保管好个人重要证件、账号密码、验证码、人脸识别等信息。不随意委托他人签订协议、授权他人办理金融业务,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侵害自身合法权益行为,要及时选择合法途径维权。(记者李延霞)

猜你喜欢

正规网络股票配资:撬动财富的杠杆,风险与机遇并存


探索期货服务新疆棉花产业发展新路径 中期协召开2023年新疆棉花项目总结暨2024年项目座谈会


通宇通讯:杨争辞去财务总监职务


Lisa疯马秀争议,顶尖女团偶像自主选择的商业共赢


英唐智控:9月2日接受机构调研,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双木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机构参与


茅台瑞幸二次联名卖不动了?酱香巧克力上市首日 未见爆单抢购


创新发展主动转型


美锦转债下跌023%,转股溢价率6799%


股票配资是怎么收费的?——揭秘杠杆交易背后的成本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惠东县吉隆镇党委书记何潭良任上被查


羊奶价格2个月大涨超4成,但主要原因不是销量增长在拉动


武则天晚年有多疯狂?为养男宠成立控鹤监,成员多达 43 人_沈南璆_张易之_薛怀义


2025年4月中国采购经理指数运行情况


上市车企去年业绩“冰火两重天” 尾部公司生存空间进一步压缩


安徽初三学生落榜高中新出路:推荐合肥技师(公办免费)_毕业_专业_就业


2025年5月5日全国主要批发市场黄豆芽价格行情


又见“清仓卸任”,融通基金百亿基金经理范琨因休产假离任


科创属性“3+5”评价指标出炉,科创板入口更通畅│记者观察


广汇宝信:北京燕宝与北京百得利集团订立燕宝资产转让协议


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提到的“进口证书”到底是什么?
